結直腸癌是常見的一種癌癥,在我國,患病人數逐漸增加,其會引起大便帶血、大便不暢等情況,嚴重困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,甚至危及生命安全。為了排除是否存在結直腸癌,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方法是對大便進行常規檢查。
便常規的概念
便常規作為醫學檢驗的一種方式,可對消化道是否存在寄生蟲、病毒以及細菌感染進行明確,及時將肝病、胃腸炎進行診斷,并可篩查出是否存在消化道腫瘤疾病。便常規檢查主要是細菌敏感試驗、檢查蟲卵、確定糞便中是否存在白血球和紅血球、潛血試驗等。通過便常規檢查可確定身體是否健康,若是各項指標在正常范圍內,則表示健康,反之則需要進一步檢查,明確疾病,及時治療。
便常規檢查內容
便常規可對大便的顏色、性狀、白細胞、潛血、蟲卵以及紅細胞等進行檢查。大便常規檢查結果是陰性或者陽性,若結果為陰性,表示沒有感染,若結果為陽性,表示存在感染。大便性狀結果正常的話為軟便,異常的話為糊狀便、稀便、膿便或者干便等。
便常規樣本的收集
采便管通常是OCSensor io型號,糞便采樣量應該適中,不可過多也不能過少,糞便中不能混有尿液或者其他雜質,以免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。將采便器逆時針旋轉之后輕輕拔起,注意不能倒出管內的液體,可在糞便表面多處采樣,將標本涂抹在采便管頭端1cm左右的地方,將蓋子插入管內并送檢。
便常規的注意事項
便常規檢查前3天盡量不吃羊血、鴨血等血液類食物,盡量不吃含鐵劑的藥物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及大量的葉綠素,防止檢測結果假陽性的情況。大便標本的采集盡量避開女性月經期,防止標本污染。采樣器要確保清潔干凈,防止被污染,從而破壞大便的成分,引起假陰性的結果。大便采集應該是黏液膿血或者是中央的部位,若是稀便的話,需要取三勺,糞便量過多過少均可影響到檢測結果。
大便異常的表現
顏色:在大便之后我們可以觀察到顏色,正常的話是黃色或者黃褐色,嬰兒的話是金黃色或淺黃色,為糊狀。如果糞便為灰白色,一般是黃疸性肝炎、腸道梗阻等疾??;如果糞便顏色長時間是柏油色或黑色,疑似膽道疾病或上消化道出血。若是胰腺存在大量出血的情況,在吃大量補血藥物、動物血制品以及肉類的話也會有黑便。若是紅色,一般是下消化道出血、痔瘡等。若是果醬色,可見急性腸套疊、阿米巴痢疾等。若是綠色,可能是吃了大量綠色蔬菜以及腸蠕動速度較快,或者是小兒腸炎,或者是服用汞。
性狀:正常糞便是條狀的,軟的,嬰兒則是糊狀的。便常規報告上為軟便即為正常,異常的話則是顆粒狀大便、不成型大便、黏液狀大便。
隱血: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mL以內且肉眼看不見,說明紅細胞受到了破壞,但顯微鏡觀察的話沒有紅細胞,可在免疫法或者化學法檢查出來,即為隱血試驗。
脂肪球:脂肪球大部分來自于食物,少數來自于細菌代謝、細胞脫落以及胃腸道分泌。若是脂肪消化不良,可存在腹瀉、腸炎、胰腺疾病、攝入過多脂肪等,可見結果為陽性。如果脂肪球存在于嬰幼兒糞便中,需要考慮為消化不良、腸炎等,此時可服用消化酶、益生菌等緩解,但要遵醫囑使用,不可自行服用。
紅細胞:正常情況下糞便是沒有紅細胞的,若檢測結果存在紅細胞,通常是痔瘡出血、腸炎、痢疾以及結腸癌等下消化道出血疾病,需要和潛血結合診斷,通常情況下,上消化道出血潛血是陽性,但顯微鏡觀察不到紅細胞。
白細胞、膿細胞:白細胞屬于免疫細胞,若是存在病菌感染,白細胞數量增加,此時可能存在炎癥,白細胞數量越多則炎癥越嚴重。
寄生蟲、蟲卵:采用顯微鏡若是觀察到寄生蟲,則需要進行準確的標記和備注。
哪些人需要進行便常規檢查
存在家族腸道疾病史、年齡在40歲以上、長期腹瀉或便秘、腹痛、經常吃低纖維或高脂肪的食物、長期熬夜、缺乏運動、生活不規律、大便異常的人群,需要進行便常規檢查。
總之,通過便常規可確定身體是否健康,從而及時發現消化道疾病并及早接受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