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腸癌,作為消化道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,其治療往往涉及手術、化療、放療等多種手段。其中,手術治療是許多患者的首選,但手術后的護理同樣重要。正確的護理不僅能促進患者康復,還能顯著降低并發癥的風險。接下來,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結腸癌手術后護理的那些事兒,希望能為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這一過程的患者提供一些幫助。
一、心理護理:重建信心,積極面對
手術后的患者,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,都會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。作為家人或護理人員,首先要做的是傾聽患者的感受,給予他們足夠的安慰和支持。對于那些感到消極絕望的患者,更要耐心分析原因,用溫暖的話語和鼓勵的話語幫助他們重建信心。
二、傷口護理:保持清潔,預防感染
1.清潔與干燥
手術后的傷口需要特別護理,保持清潔干燥是關鍵。如果是腹腔鏡下結腸切除術,腹部切口處需要定期消毒,避免沾水,以防細菌感染。人工肛門附近也要保持清潔,排便后用溫水輕輕擦拭干凈,并可根據需要涂抹適量的凡士林保護皮膚。
2.觀察與記錄
家屬或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傷口情況,注意有無紅腫、滲液、滲血等現象。一旦發現異常,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。同時,記錄傷口的愈合情況,有助于醫生評估病情,調整治療方案。
三、飲食調整:循序漸進,營養均衡
1.流質到半流質
手術后的飲食應遵循“流質—半流質—軟食—普食”的原則。在排氣后,可先從流質食物開始,如米湯、果汁等,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食物,如粥、面條等。待胃腸功能恢復后,再逐漸添加軟食和普食。
2.營養均衡
飲食上應注重營養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,如雞蛋、牛奶、魚肉、瘦肉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。這些食物有助于促進傷口愈合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同時,要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的食物,以免加重胃腸負擔,影響恢復。
四、排便管理:觀察習慣,預防便秘
1.定時排便
手術后,患者應特別重視排便習慣的培養。每天定時排便,不僅能讓身體形成規律的排便生物鐘,還能有效預防便秘的發生。定時排便可以減少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,從而降低腸道對毒素的吸收,保護腸道黏膜健康。此外,定時排便還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,及時發現并處理任何排便異常的情況。
2.適度運動
手術后的適度運動是促進腸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在醫生的指導下,患者可以選擇散步、太極等輕度運動方式,這些運動能夠刺激胃腸蠕動,增強腸道的消化功能。運動過程中,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會得到改善,有助于為腸道提供更多的養分和氧氣,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運動必須適度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,影響術后恢復。同時,運動前后要及時補充水分,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。
五、生命體征監測:密切觀察,及時應對
1.生命體征監測
手術之后,患者就像小樹苗經歷了一場風雨,需要特別關注它的生長狀況。這時,呼吸是否平穩、心跳節奏如何、血壓穩不穩定、體溫有沒有偏高或偏低,這些都像是小樹苗的“生命信號”。家屬和護理人員就像是細心的園丁,要時常檢查這些“信號”,一旦發現不對勁,比如呼吸變快、心跳過速或過緩、血壓飆升或驟降、體溫異常等,就得趕緊聯系醫生,讓專業團隊來幫忙調整“護理方案”,確?;颊唔樌祻?。
2.并發癥預防
結腸癌手術后,患者可能會出現靜脈血栓、心梗、腦梗、肺栓塞、心衰、呼吸道感染、腹腔感染等并發癥。因此,家屬和護理人員應了解這些并發癥的癥狀和預防措施,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呼叫醫務人員進行積極治療。
六、定期復查:遵循醫囑,及時調整
1.定期復診
手術后,患者應遵循醫囑定期到醫院復診。這有助于醫生了解病情的發展情況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一般來說,前兩年每三個月檢查一次,二至五年每年檢查一次,五年后每年檢查一次。
2.生活方式調整
除了定期復查外,患者還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,保證充足的睡眠;戒煙戒酒,控制肥胖;適度增加體育鍛煉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控制病情進展,提高患者的療效。